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人面岩画 这些画在岩石上的狰狞面孔 表达了人类祖先怎样的思想感情?
玉树人面像岩画
贺兰山人面像岩画
人类历史的众多未解之谜中,神秘莫测的人面像岩画当属其中之一,几千年前的远古人类,将目瞪狰狞的面孔刻于石壁之上,其表达和传递着什么?考古学家们一直在找寻答案。
“院长,通天河下游又发现几处岩画,请您去看看……”时至冬日,高原已是银装素裹。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玉树历史文化研究院院长甲央尼玛正在办公室查阅史料,手机突然响起,他收到了称多县文联工作人员索南稳骤发来的信息。
就在近日,位于三江源头的青海省玉树藏族自治州,有了重要考古发现。在玉树州称多县拉布乡南云社,两处神秘的人面像岩画“现身”,而这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人面岩画,神秘莫测的人面像岩画再次引发世人关注。
人面岩画断代研究仍是世界性难题
玉树,地处青藏高原,属黄河、长江、澜沧江三江发源地之一,三江源国家公园范围内。平均海拔4000米,神奇的高原地貌、山宗水源、野生动植物的天堂,孕育着几千年来独特而复杂的人文奇观。在这里,几千年前的岩画遗存已查明59处。包括3400个单体图像,距今约为3500年至2600年间。
“凿刻于离地220厘米左右,两个人面像都基本为正圆,浓眉大眼,三角鼻,一字嘴,嘴角两侧有两条下划线,秃头,面目稍显狰狞。”在称多县拉布乡南云社附近,甲央尼玛在两处石壁上找到岩画时,眼前的画面让他大吃一惊。
随即,甲央尼玛会同专家组对人面像岩画展开了周密的分析。“青藏高原岩画形式主要是牦牛和鹿,而此次称多县的岩画,除了塔形物画像,还有两处人面像,以我多年对岩画的研究分析,这应是青藏高原首次发现人面像岩画,在距今3500年至2600年间。”甲央尼玛对科技日报记者说。
甲央尼玛多年来专业从事玉树岩画的研究工作,他将玉树岩画划分为早、中、晚三期风格,沿着通天河的上、中、下游分布,表现方式分别是通体凿刻法、线刻蜗纹和朴素描绘方法,总体时间跨度为距今3500年到2000年之间。
岩画所呈现出的图案,虽然人眼可见,但其背后的故事或社会形态,需要考古专家团队研究判断。那么,岩画应如何准确断代?对此,我国著名岩画研究专家朱利峰指出,目前国际上的一些考古学家和岩画专家虽然都在努力尝试,却尚未找到特别理想的断代手段,可以说,岩画的断代研究是一个世界性难题。
参与玉树岩画断代科考的岩画微腐蚀断代的创始人罗伯特·贝德纳里克介绍,微腐蚀断代法是通过对各种岩石上制作痕迹风蚀程度的测定和分析来确定岩刻画的制作年代,是目前国际上少数能够对岩画进行直接断代的一种方法。他认为,在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里面,中国最适合进行岩画微蚀分析。“这是因为中国具有许多可以进行科学标定的岩画遗址,拥有大量可以精确知晓历史年代的自然岩石表面,包括碑刻、雕刻及各类岩石结构。”罗伯特·贝德纳里克说。
岩画上神秘图形符号有待破解
距今几千年前的神秘诡异图形符号,究竟刻画反映了哪些内容?至今为止,国内外考古专家对人面像岩画包含的秘密还在探究阶段。
朱利峰在《环太平洋“人面岩画”研究述略》中撰文指出:“环太平洋区域的人面岩画确实或多或少地表现出超自然的属性和原始宗教意味。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在原始社会的历史长河中,不论是在亚洲腹地的牧场,还是在北美洲的太平洋西北海岸,亦或是南太平洋的海岛之上,人面像岩画类型被创造者赋予了特殊的意义和精神内涵。”
研究表明,在新石器时代早期,无论是河北易县北福地遗址人面像面部圆穴、安徽蚌埠双墩遗址,还是贺兰山岩画、阴山岩画、赤峰岩画、黑龙江下游岩画,以及加拿大、美国的人面像岩画,均出现在新石器时代,即距今8000—7000年。这一历史时期,人类已经进入了农耕时期,已从攫取经济状态进入到了农业生产和畜牧业的新时代。
鬼神、动物、工具、面具、花草,以及各类神秘符号……人面像岩画中呈现出的图案形式复杂多样,令人费解。经过长年分析研究,贺兰山岩画发现者李祥石认为,人面像岩画中表现出的神鬼敬畏,是求助于神灵保佑人们平安,讨好和安抚或镇压住魔鬼,而面具是多元文化的产物,是万物有灵、拜物教、图腾崇拜、巫术崇拜、头颅崇拜的衍生物。面具掩饰了真人的面部和心灵意图,通过巫术意识的物化,达到娱神、沟通、情感交流的目的,在身心上产生虚幻的敬畏感和欢娱感。人面像岩画中表现出的祖先崇拜,则是对部落首领或部落酋长的崇拜或者氏族部落的英雄人物。
而关于人面岩画的文化解释,专家学者都有各自的观点,主要有“传播论”“面具说”“生殖崇拜论”“萨满巫术论”和“二元论”。其中“传播论”和“面具说”占主导。
南京师范大学汤惠生教授在他的著作《青海岩画———史前艺术中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研究》中,引用大量考古学材料,论证了中国人面岩画是二元对立思维及其观念的体现,是原始宗教文化中诸多“肯定因素”的象征物。他支持人面岩画的“东夷起源说”,从文化类型角度将中国的人面岩画分为初期型、繁荣期型和衰落期型。
那么,此次发现的藏区人面像岩画和世界范围内的人面像岩画有哪些联系?其传播路线是什么样的?甲央尼玛认为,玉树岩画中出现的牦牛、鹿等动物图像表现的是当时人们的生活场景,塔形物、巫师等图案表现的是当时祭祀的场面,而如六芒星、涡纹等图像至今仍然无法破解。
延伸阅读
我国20个省份有人面像岩画分布
在世界岩画系统中,有一种没有身体,仅表现人或类人形面部特征的凿刻类岩画,就是通常所说的“人面岩画”或“人面像岩画”。
青藏高原出现人面像岩画虽属首次,但这一类型的岩画,在中国并不鲜见,风格迥异。
“人面像岩画与动物、植物、符号、自然物以及人造物等岩画题材相比,是一个具有独特表现形式的岩画系统,与其他类型的岩画具有明显的差异。”朱利峰指出。
从世界范围来看,全世界有70个国家分布有岩画,而人面像岩画仅仅分布在环太平洋国家和地区。在我国,早在公元五世纪,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在其名著《水经注》中就留下了有关岩画的大量生动记载。截至目前,江苏、山东、内蒙古、宁夏等20个省份都有人面像岩画分布,人面像岩画在中国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大体可分为类人面像岩画和人面像岩画,类人面像岩画通过符号或符号组合组成人面,人面像岩画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简单到复杂的过程。
李祥石认为,人面像岩画是与人类最亲近、最相似也是最难以理解、判定其含义和归属的一种文化形态和思想意识。人面像岩画丰富多彩,有的美丽、有的清秀、有的发怒、有的欢乐、有的苦愁、有的困惑、有的恐怖,它承载了千万年以来人类的艰辛与痛苦、喜悦与欢欣、探索与追求。
他还认为,人面像岩画看似简单,但如果加上人面头饰、耳饰、项饰却是内涵深刻的。既有外在的现象、图式、变化,又有内在的表达、诉求、向往,还有心理的活动、渴望、信仰。人面像是人对自己的描绘,人对自己的认识,人对自己的理解,人对自己的觉悟,是第一自我的表现;另一方面,人面像又是人对自己同类的描绘。还有,人面像看似人,却又像遥不可及的神灵鬼怪,反映了人对超自然的认识和理解。
相关新闻